close

荷蘭工作的“上海女兒”“上海女婿”眼中的申城速度

原標題:“外眼”看上海 | 荷蘭工作的“上海女兒”“上海女婿”眼中的申城速度

圖說:夫婦倆多年前在南京東路的合影,一直掛在荷蘭傢中的客廳裡 物主供圖

人物名片:高華婷 荷蘭中荷雙語報紙《華僑新天地》社長兼總編,荷蘭籍,60後,1989年離開上海留學荷蘭並定居。

安德烈· 德格拉夫 高華婷丈夫,荷蘭韋斯特蘭市(Westland)政府官員,戰略/經濟顧問。60後,荷蘭人,伊拉斯謨大學經濟學碩士。

再過1個多月,定居荷蘭鹿特丹的上海人高華婷和她的荷蘭丈夫德格拉夫又要回上海探親瞭。記者越洋采訪瞭這對對“上海娘傢”一往情深的“上海女兒”和“上海女婿”,他們的嘴裡,也滿是關於上海的話題。

每次有新驚喜 發展更迅速

十幾年來,夫婦倆每一到兩年回來一次,每次呆上兩個星期,這段時間裡,他們總要四處轉轉,看看上海又有什麼新變化。

土生土長的荷蘭人德格拉夫結婚前,從沒來過上海。娶瞭“上海女兒”後,他漸漸成瞭個“上海迷”。在眾多上海旅行地標中,他最愛去人民廣場、浦江兩岸,而且百去不厭。他說,在這些地方,除瞭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還能欣賞建築,觀察充滿上海風情的人與事物。這幾年環境更好瞭,“綠化不錯,走累瞭,隨時找得到歇腳的地方”。

“上海,可以說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用紙筆描述或數據測繪,僅憑雙眼便能觀察到經濟發展速度的城市。”這是夫婦倆多年來共同的感受。“我們每次回來就會發現,又多瞭一條新的軌交線。從上海出發的高鐵線路也越來越多。”在荷蘭這樣的速度是不可思議的。

新建住宅區的日益增多和浦東的發展,也是他們註意到的亮點。兩人常常看到新的住宅區落成,關鍵是住宅區造好瞭,周圍的道路、公交、商店等配套設施也幾乎同時開通。“這一點非常不容易,說明城市規劃很有遠見。”高華婷贊嘆幾乎每次來上海,都有新的驚喜。

父親生活安逸 女兒更放心

說起上海近年一些照顧老人的措施,夫婦倆更是忍不住點贊。高華婷說,年逾九旬的父親獨自住在莘莊。自從有瞭敬老卡(現改為老年人津貼),他三天兩頭坐公交去市中心溜達,他所在的社區建起瞭老年人活動中心,有瞭社交,有瞭玩伴,老人不那麼寂寞瞭。社區裡還開瞭老年人食堂,不僅方便,吃著還放心。

“看到老父親生活豐富、安逸,我們這些在海外的子女心裡舒坦多瞭!”高華婷說,荷蘭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高福利國傢,但那兒的老年人普遍孤寂,鄰裡之間很少來往,也沒有老年人活動中心之類的場所,每天隻能獨坐窗前看街景。不少中國人羨慕西方的高福利,卻不知道在中國,尤其是上海,有很多令西方人仰慕的良好條件。

年輕人真會聊 見識更寬廣

除瞭城市本身,這裡的人也讓德格拉夫覺得友好親切。他說,在公園裡閑坐時,經常有年輕人主動用外語和他聊天,這種熱絡的氛圍是他在荷蘭不曾感受過的。之前,上海人喜歡聊足球,這幾年話題更廣泛瞭,從美術、音樂聊到政治、經濟,從上海聊到美國、歐洲。“看得出他們知識面很廣,各方面都比較瞭解。”

上海人人文素養的提升,即使在荷蘭也能感受到。高華婷告訴記者,在荷蘭,有不少來自上海的留學生會買博物館的年卡,他們對歐洲的建築、藝術、時尚等都很感興趣。對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音樂節,還有在荷蘭舉辦的亞洲電影節,上海留學生也會熱衷參與。“這不奇怪,在上海,很多孩子很小就會樂器、會說英語,在交響樂、芭蕾舞演出現場,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

為娘傢人說話 底氣更充足

“上海女婿”對上海的好感溢於言表,每當聽到有人對上海有偏見時,總要站出來為“娘傢人”說話。有同事說,上海有人吃貓肉吃狗肉。德格拉夫就回應說:“你們沒看到這些年上海有多少人在養寵物,城市裡那麼多寵物美容店,上海貓狗待遇很好。”

有些荷蘭人會認為在中國女性地位低,這時“上海女婿”就會告訴他們這幾年他的上海親友圈中的現象:越來越多的上海女性擁有財政自由,很多企業的高層是女性。在傢庭買房、買車或者子女教育的大事上,很多也是媽媽或妻子拍板的。

德格拉夫希望荷蘭人更近距離地瞭解中國和上海:“上海是一個現代、充滿創新的城市,荷蘭人確實需要修正自己的印象。”

看好傢鄉未來 合作更廣闊

在德格拉夫和高華婷荷蘭的傢裡,掛著一張很多年前兩人在南京東路的合影。每次回上海,他們也都要去那裡走一圈,惹得傢裡人笑他們:“這都是遊客去的地方呀。”或許,這是“上海女兒”和“上海女婿”對傢鄉特有的情結。

對他們來說,這份情結還意味著更多。這麼多年來,他們不但見證著上海的發展,而且都是兩地互惠合作的使者。

德格拉夫介紹說,韋斯特蘭市的主要產業是園藝和溫室大棚種植,十幾年前就開始與浦東開展溫室合作項目。當時,該市的相關政府官員就表示,中國的園藝業在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中荷存在很多合作空間。

高華婷所在的中荷雙語報紙《華僑新天地》與新民晚報合作海外版也有十幾年瞭,通過這個平臺,旅居荷蘭的海外華人得以更方便更全面地瞭解上海的信息。作為“老上海”,高華婷和德格拉夫看瞭本報的“閱讀上海100勝”系列後,才發現還有好多不知道的地方特色景點,以及新的商機與合作機會。“下次回上海,怕時間更不夠用瞭!”


原標題:“外眼”看上海 | 荷蘭工作的“上海女兒”“上海女婿”眼中的申城速度

圖說:夫婦倆多年前在南京東路的合影,一直掛在荷蘭傢中的客廳裡 物主供圖

人物名片:高華婷 荷蘭中荷雙語報紙《華僑新天地》社長兼總編,荷蘭籍,60後,1989年離開上海留學荷蘭並定居。

安德烈· 德格拉夫 高華婷丈夫,荷蘭韋斯特蘭市(Westland)政府官員,戰略/經濟顧問。60後,荷蘭人,伊拉斯謨大學經濟學碩士。

再過1個多月,定居荷蘭鹿特丹的上海人高華婷和她的荷蘭丈夫德格拉夫又要回上海探親瞭。記者越洋采訪瞭這對對“上海娘傢”一往情深的“上海馬鞍椅推薦女兒”和“上海女婿”,他們的嘴裡,也滿是關於上海的話題。

每次有新驚喜 發展更迅速

十幾年來,夫婦倆每一到兩年回來一次,每次呆上兩個星期,這段時間裡,他們總要四處轉轉,看看上海又有什麼新變化。

土生土長的荷蘭人德格拉夫結婚前,從沒來過上海。娶瞭“上海女兒”後,他漸漸成瞭個“上海迷”。在眾多上海旅行地標中,他最愛去人民廣場、浦江兩岸,而且百去不厭。他說,在這些地方,除瞭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還能欣賞建築,觀察充滿上海風情的人與事物。這幾年環境更好瞭,“綠化不錯,走累瞭,隨時找得到歇腳的地方”。

“上海,可以說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用紙筆描述或數據測繪,僅憑雙眼便能觀察到經濟發展速度的城市。”這是夫婦倆多年來共同的感受。“我們每次回來就會發現,又多瞭一條新的軌交線。從上海出發的高鐵線路也越來越多。”在荷蘭這樣的速度是不可思議的。

新建住宅區的日益增多和浦東的發展,也是他們註意到的亮點。兩人常常看到新的住宅區落成,關鍵是住宅區造好瞭,周圍的道路、公交、商店等配套設施也幾乎同時開通。“這一點非常不容易,說明城市規劃很有遠見。”高華婷贊嘆幾乎每次來上海,都有新的驚喜。

父親生活安逸 女兒更放心

說起上海近年一些照顧老人的措施,夫婦倆更是忍不住點贊。高華婷說,年逾九旬的父親獨自住在莘莊。自從有瞭敬老卡(現改為老年人津貼),他三天兩頭坐公交去市中心溜達,他所在的社區建起瞭老年人活動中心,有瞭社交,有瞭玩伴,老人不那麼寂寞瞭。社區裡還開瞭老年人食堂,不僅方便,吃著還放心。

“看到老父親生活豐富、安逸,我們這些在海外的子女心裡舒坦多瞭!”高華婷說,荷蘭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高福利國傢,但那兒的老年人普遍孤寂,鄰裡之間很少來往,也沒有老年人活動中心之類的場所,每天隻能獨坐窗前看街景。不少中國人羨慕西方的高福利,卻不知道在中國,尤其是上海,有很多令西方人仰慕的良好條件。

年輕人真會聊 見識更寬廣醫師馬鞍椅推薦

除瞭城市本身,這裡的人也讓德格拉夫覺得友好親切。他說,在公園裡閑坐時,經常有年輕人主動用外語和他聊天,這種熱絡的氛圍是他在荷蘭不曾感受過的。之前,上海人喜歡聊足球,這幾年話題更廣泛瞭,從美術、音樂聊到政治、經濟,從上海聊到美國、歐洲。“看得出他們知識面很廣,各方面都比較瞭解。”

上海人人文素養的提升,即使在荷蘭也能感受到。高華婷告訴記者,在荷蘭,有不少來自上海的留學生會買博物館的年卡,他們對歐洲的建築、藝術、時尚等都很感興趣。對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音樂節,還有在荷蘭舉辦的亞洲電影節,上海留學生也會熱衷參與。“這不奇怪,在上海,很多孩子很小就會樂器、會說英語,在交響樂、芭蕾舞演出現場,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

為娘傢人說話 底氣更充足

“上海女婿”對上海的好感溢於言表,每當聽到有人對上海有偏見時,總要站出來為“娘傢人”說話。有同事說,上海有人吃貓肉吃狗肉。德格拉夫就回應說:“你們沒看到這些年上海有多少人在養寵物,城市裡那麼多寵物美容店,上海貓狗待遇很好。”

有些荷蘭人會認為在中國女性地位低,這時“上海女婿”就會告訴他們這幾年他的上海親友圈中的現象:越來越多的上海女性擁有財政自由,很多企業的高層是女性。在傢庭買房、買車或者子女教育的大事上,很多也是媽媽或妻子拍板的。

德格拉夫希望荷蘭人更近距離地瞭解中國和上海:“上海是一個現代、充滿創新的城市,荷蘭人確實需要修正自己的印象。”

看好傢鄉未來 合作更廣闊

在德格拉夫和高華婷荷蘭的傢裡,掛著一張很多年前兩人在南京東路的合影。每次回上海,他們也都要去那裡走一圈,惹得傢裡人笑他們:“這都是遊客去的地方呀。”或許,這是“上海女兒”和“上海女婿”對傢鄉特有的情結。

對他們來說,這份情結還意味著更多。這麼多年來,他們不但見證著上海的發展,而且都是兩地互惠合作的使者。

德格拉夫介紹說,韋斯特蘭市的主要產業是園藝和溫室大棚種植,十幾年前就開始與浦東開展溫室合作項目。當時,該市的相關政府官員就表示,中國的園藝業在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中荷存在很多合作空間。

高華婷所在的中荷雙語報紙《華僑新天地》與新民晚報合作海外版也有十幾年瞭,通過這個平臺,旅居荷蘭的海外華人得以更方便更全面地瞭解上海的信息。作為“老上海”,高台中醫師椅推薦華婷和德格拉夫看瞭本報的“閱讀上海100勝”系列後,才發現還有好多不知道的地方特色景點,以及新的商機與合作機會。“下次回上海,怕時間更不夠用瞭!”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iui046yo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