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貴州車輛監控系統gps車隊管理平台世居少數民族之蒙古族

蒙古族是東北亞主要種族之一,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人種屬於純蒙古人種,是黃色人種的代表民族,語言為蒙古語。除蒙古國外,蒙古族人口主要分佈在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河北、青海、河南、甘肅等省區以及俄羅斯。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一千萬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國境內。“蒙古”最初隻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名稱。正史始見於《舊唐書·北狄傳》,稱“蒙兀室韋”。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瞭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瞭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

簡介

蒙古族是我國東北主要民族之一,是內蒙古、遼、吉、黑、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地區和國傢的主要民族之一。
族名
蒙古人自稱“蒙古”(Mongol)。“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中國《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恒之火”,別稱:“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蒙古人是東北亞主要種族之一,集中居住外蒙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自治區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邦等地區。蒙古人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佈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3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人口
全世界蒙古人為1000多萬人。

中國的蒙古人口為581萬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中國少數民族人口裡排名第六。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北,在新疆、河北、青海都有分佈,其餘散佈於河南、四川、貴州、北京和雲南等地。鄂溫克族(2萬7千人)和土族(24萬人)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人的分支;中國蒙古族主要分佈於東北地區;遼寧70萬、吉黑70多萬、內蒙古蒙古族人口417萬;蒙東就有340萬其中雲南有5000餘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傢嘴5個自然村,是蒙元(拖雷汗國)初年隨忽必烈大汗征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人後裔。通海蒙古人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歷史。
蒙古國的總人口大約有280萬人(2006年7月統計265萬人),其中80%是喀爾喀蒙古人。
俄羅斯有大約100萬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亞的佈裡亞特蒙古人(約40萬人)、鄂溫克族(在俄國被認為是蒙古人的一支)(約3萬人在俄國)、衛拉特人【含卡爾梅克人(Хальмгуд)17萬和杜爾伯特人(D?rbed)】,在原來為清帝國外蒙古唐奴烏梁海的圖瓦共和國的圖瓦人。另外,分佈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紮拉族人(近四百萬人)是蒙古人和中亞其他民族的混血後代。
生活
畜牧業是蒙古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耕種業和工業。蒙古人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遊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
蒙古人擁有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佈利亞特.科爾沁四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彝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瞭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膳正要》被評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
名人
葛不律罕——蒙古部首領,成吉思汗曾祖父。
成吉思汗——孛兒隻斤氏鐵木真,元太祖。1206年建立蒙古汗國。
哲別——名將。
速不臺——名將,追封河南王。
兀良合臺——速不臺之子,名將。
阿術——兀良合臺之子,名將。
木華黎——名將,詔封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
孛魯——木華黎之子,大元純誠開濟保德輔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
安童——中書右丞相。
術赤——成吉思汗長子。
察合臺——成吉思汗次子。
窩闊臺——元太宗,成吉思汗第三子。在位期間滅金。
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元朝謚睿宗景襄皇帝。
拔都——術赤次子,建立欽察汗國。
蒙哥——元憲宗,拖雷長子。
忽必烈——元世祖,拖雷第四子,建立元朝,統一中國。
伯顏——名將,滅亡南宋。
玉昔帖木兒——名將。
旭烈兀——拖雷第五子,建立伊利汗國。
海都——窩闊臺汗國可汗。
真金——忽必烈子,太子。
海山——元武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
碩德八剌——元英宗,元仁宗子。
合贊汗——伊利汗國可汗。
脫脫——中書右丞相。
把匝剌瓦爾密——梁王。
阿魯臺——韃靼樞密知院。
馬哈木——瓦剌首領。
也先——瓦剌太師,自立為大元田盛大可汗。
達延汗——韃靼可汗。
俺答汗——韃靼可汗。
三娘子——明朝封為忠順夫人。
固始汗——蒙古和碩特部首領。
孝莊太後——清太宗皇太極妃子,博爾濟吉特氏。
阿玉奇汗——土爾扈特部首領。
渥巴錫——土爾扈特部首領,率領土爾扈特部回歸中國。
僧格林沁——名將。
巴佈爾——印度莫臥兒王朝開國皇帝。
阿克巴——莫臥兒王朝皇帝,巴佈爾之孫。
查罕傑——莫臥兒王朝皇帝。
喬巴山——蒙古國領導人,革命傢。
嘎達梅林——起義領袖。
梁漱溟——哲學傢。
烏蘭夫——革命傢。
李四光——地質學傢。
席慕容——臺灣詩人。
白巖松——著名主持人。
德德瑪——歌唱傢。
斯琴高娃——表演藝術傢。
薩日娜 ——演員
保劍鋒——演員

民族歷史

元帝國
全世界蒙古人約為一千萬人,語言為蒙古語,其中一半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1271年蒙古大汗國改名為元國,或稱“拖雷汗國”是為元帝國的正式開始,蒙古大汗忽必烈成為皇帝,蒙古人後尊稱元世祖。在元國時,蒙古人實現瞭亞歐大陸歷史上最大范圍的統一,成為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和軍事上最強大的國傢,版圖空前遼闊。蒙古人開創的元帝國創設瞭“行省”制度,從800年前一直用到現在,“省”的名稱也用到瞭現在。現在的內蒙古、新疆、廣西、雲南、貴州等民族地區,都在自治區的管轄之下。把雲南、四川、華北、東北廣大地區納入到蒙元帝國中央政府的有力管轄下,設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設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臺灣,同時在雲、貴、川、康等民族地區設土司制度,加強瞭蒙古大汗對邊疆地區統轄。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國的統一,在世界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它結束瞭唐末以來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並立的政治局面,奠定瞭元、清帝國統一的政治局面,尤其是蒙古在元帝國實現瞭最大范圍的統一,把吐蕃納入版圖。多民族統一的元帝國形成在世界歷史上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清帝國時期漠南蒙古(內蒙古)、漠北蒙古大部(外蒙古)、漠西蒙古部分納入清帝國版圖。外蒙古喀爾喀受漠西蒙古準葛爾部進攻,外蒙三部落潰敗,外蒙古哲佈丹尊巴活佛(藏傳佛教,與清王帝國信仰相同)歸附清帝國,而不是投向沙皇俄國。他說“俄國不信佛教,衣服奇形怪狀。滿清帝國一片繁榮景象,又信佛教,有用不完的財寶,綾羅稠緞,依靠他們,生活一定愉快”。哲佈丹尊巴活佛與玄曄私交實篤,外蒙最終主動歸附清,清出錢出力,派精銳協防,1696年,葛爾丹在清軍三路大軍圍剿下失敗,次年葛爾丹兵敗自殺。自此180多萬平方公裡的漠北納入清帝國版圖。漠西蒙古土爾扈特18世紀中期後沖破沙俄阻撓回歸清。
世界上一半的蒙古人住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政策讓蒙古人的社會文化經濟等方面得到瞭發展,中國民族大傢庭與其他民族共同繁榮,體現瞭開明的其他民族關系。
文獻
13世紀初,蒙古人創制瞭自己的文字。此後,各種形式的歷史、文學作品相繼問世,有些一直流傳至今。其中,歷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最為著名,被稱為蒙古人的三大歷史巨著。
《蒙古秘史》
又稱《元朝秘史》、《元秘史》,蒙古語為《忙豁它紐察脫卜察安》,作者不詳。約成書於13世紀中葉,具體年代有戊子(1228年)、庚子(1240年)、壬子(1252年)、甲子(1264年)之說尚無定論。是蒙古民族第一部用蒙古文寫成的歷史和文學巨著。全書共282節,有12卷和15卷兩種分法。這部編年體史書。根據古代蒙古人民世代相傳的口頭故事,生動地記述瞭十二世紀以前發生在蒙古草原,包括成紀司汗【成吉思汗】先世的動人傳說在內的種種事件,同時如實地敘述瞭當時蒙古社會政治、經濟狀況、階級關系,以及成紀司汗【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跡,窩闊臺時期的史實等。該書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瞭成紀司汗【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的偉大業績,歌頌瞭新興的蒙古汗國。是研究蒙古人早期歷史、社會、風俗、語言文學的寶貴資料,一直深受中外學者的關註與重視。
《蒙古黃金史》
亦譯稱《蒙古黃金史綱》、《阿勒坦·托卜赤》。為別於無名氏的《黃金史綱》,俗稱《大黃金史》。蒙古族編年史,蒙古族學者羅卜藏丹津著,成書於明末清初,是一部承上啟下較為完整的古代蒙古史,書中記述瞭蒙古族從古代至明末清初的歷史,書的前半部轉錄瞭《蒙古秘史》全書282節中的233節,補充瞭蒙古族興起前後的一些歷史和其他內容。後半部主要利用瞭無名氏的《黃金史綱》等書,對窩闊臺之後至明末清初的蒙古史作瞭較為完備的記述和補充。由於作者篤信佛教,書中充滿瞭濃厚的佛教色彩。但仍不失為研究蒙古史,特別是明代蒙古史的重要著作。
《蒙古源流》
原名《哈敦·溫教蘇努·額爾德尼·托卜赤》,蒙古編年史。清康熙元年(1662年)鄂爾多斯部蒙古族學者薩囊徹辰用蒙文著成,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喀爾喀親王成兗紮佈把傢傳手抄本進獻清高宗,次年奉敕譯成滿文,後又由滿文譯成漢文,定名為《欽定蒙古源流》,簡稱《蒙古源流》。全書共分8卷,第一二卷敘述印度、西藏佛教概況,第三至第八卷按時代順序和蒙古世系記述蒙古的歷史。其內容廣泛,從世界的形成、佛教的起源與傳播,到蒙古族的起源、元明兩代蒙古各汗的事跡等等均有涉獵,其中對達延汗和俺答汗的活動記述尤詳。書中關於蒙古族的起源等內容雖有牽強附會之處,史事和紀年也有錯亂,但仍是研究蒙古族歷史、文學、宗教,特別是明清蒙古族歷史的重要貢獻。
史料
根據《史記》記載,蒙古部落最初隻包括捏古斯和奇源(貶稱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匈奴(突厥)部落打敗後隻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瞭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遷徙,這時已分出瞭70個分支瞭,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舊唐書》記載:蒼狼和白鹿是蒙古人的祖先,他們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間。然後共同渡過騰汲思,在斡瀾河源頭、不兒罕山前開始繁衍生息,生下瞭包塔赤罕。這裡所說的包【巴】塔赤罕就是蒙古人的始遷祖。其實,蒼狼和白鹿在蒙古語中分別讀為:包侕帖赤狼和豁埃馬蘭勒,隻是漢譯為蒼狼和白鹿。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問題上,現代、當代多數學者認為蒙古人出自東胡一支。東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號的大小部落的總稱。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4世紀中葉,鮮卑人的一支,自號“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帶。居於興安嶺以西(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一支,稱為“室韋”。室韋,始見於《魏書》,作失韋。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北史》卷94《室韋傳》)。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為南室韋、北室韋、包【缽】室韋、深末恒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又分為若幹分支。
推論
按語言學傢從語系方面的推論,活動在蒙古地區的諸部分為蒙古語系和突厥語系兩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稱室韋為“達怛”(韃靼)。公元732年在斡爾渾河右岸建立的《闕特勒碑》文中,記有三十姓達怛。三十姓達怛可能是緊鄰突厥的一個強大的室韋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名稱,突厥人用這一名字稱呼所有的室韋部落。
後來,達怛又成為蒙古諸部的總稱。因為“他們在遠古的大部分時間內,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區的征服者和統治者,偉大、強盛和充分受尊敬”“由於(他們)極其偉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盡管種類和名稱各不相同,也逐漸以他們的名字著稱,全都被稱為韃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冊)。由於蒙古部的強大,“達怛”一名逐漸又被“蒙古”所代替,成為室韋諸部的總稱。文字記載蒙古之稱謂,始見於《舊唐書》,稱作“蒙兀室韋”,是大室韋的一個成員,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以南地區。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佈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洪【弘】吉剌,吳【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當時與他們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遊牧在今貝加爾湖周圍的塔塔兒部,住在貝加爾湖東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活動在貝加爾湖西區和葉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這3部都使用蒙古語族語言。另外,還有三個信奉景教的突厥貴族統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據回鶻汗庭故地周圍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蠻部,和靠近陰山地區的汪古部。
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發展水平,大致分為“草原遊牧民”與“森林狩獵民”兩類。第一類包括久住原地過遊牧生活的突厥諸部,和後來遷入接受突厥影響,完成向遊牧生活過渡的蒙古諸部;第二類是留居森林地帶,主要從事狩獵的諸部。
1206年,鐵鉬真【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裡勒臺(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紀司皇汗【成吉思合罕】,建立瞭大蒙古國。蒙古汗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大漠地區第一次出現瞭統一各個部落而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這個國傢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人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人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臺、察合臺、金帳【欽察】、伊利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擊敗瞭金國與南宋,建立元帝國。元帝國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東北至今黑龍江下遊、跨外興安嶺、烏蘇裡江以東,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包括雲南、今緬甸北部、中部、東部;泰國北部、老撾、越南西北部,都納入元帝國的行省建置。元帝國對確立現代亞歐版圖的確立作出瞭巨大貢獻。
由於南下或西征,蒙古民眾被征調各地,因此,蒙古人的分佈散及全國。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率領漢族獨立,成立明王朝,元帝國退居漠北,力量退回蒙古草原。後期蒙古分為東西兩部:東部蒙古遊牧於漠北和漠南,其首領為元室後裔,被視為蒙古的正統;遊牧於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稱為西蒙古,與東蒙古有姻親關系。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佈)六部。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註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系。俺達汗駐地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湊,成為漠南蒙古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帝國為瞭掃除後方的威脅,大舉用兵,花瞭一個半世紀的時間統一瞭蒙古各部,實施盟旗制度。加強瞭對蒙古人的統治,保證瞭蒙古地區的穩定與發展,但清朝在蒙古地區實行“蒙禁”。
1947年5月1日在烏蘭夫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瞭9個自治州、縣: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佈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54年9月10日)
甘肅省北蒙古族自治縣(1950年7月29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12月5日)
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1日)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7日)

信仰

宗教
薩滿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薩滿教崇拜多種自然神靈和祖先神靈。成紀司汗【成吉思汗】信奉薩滿教,崇拜“長生天”。直到元時期,薩滿教在蒙古社會占統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貴族和民間中仍有重要影響。皇室祭祖、祭太廟、皇帝駕幸上都時,都由薩滿教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對各種宗教采取瞭兼容並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薩滿教等。蒙哥汗時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薩滿教外,也奉養伊斯蘭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侶,並親自參加各種宗教儀式。元朝時也采取同樣的政策。元朝時期伊斯蘭教徒的建寺活動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視和保護。國師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後、王子等多人灌頂。佛教取代瞭薩滿教在宮廷裡的地位。但佛教的影響僅限於蒙古上層統治階級,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薩滿教。
16世紀下半葉,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阿拉坦汗】迎進瞭宗喀巴的藏傳佛教格魯派。1578年俺答汗【阿拉坦汗】和達賴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華寺會面,召開法會,在法會上索南嘉措被俺答汗【阿拉坦汗】封為“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達賴喇嘛稱號由此產生。此後,在明、清兩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興盛起來。但薩滿教在東部地區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動形式不同程度地幸存瞭下來。
在清政府倡導下,整個蒙古地區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繪制壁畫,鑄造神像以及各種金屬工藝隨之發展起來,宗教氣氛,風靡一時,喇嘛教在蒙古地區成瞭麻痹蒙古人民,馴服蒙古人的力量。
祭祀:
祭騰格裡
蒙古語音譯,意為“天帝”。蒙古人薩滿教觀念之一。指上層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現象的“先主”;還包含“命運”的意思。祭天帝“騰格裡”是蒙古族人要祭典之一。祭天分以傳統奶制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紅祭”兩種祭法。近代東部盟旗的民間祭天活動,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進行。
祭火
蒙古人的牧民、獵民十分崇拜火,這是因為他們的祖先篤信具有自然屬性和萬物有靈觀念的薩滿教,認為火是天地分開時產生的,於是對“渥德噶賴汗·額赫”(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陰歷臘月二十三舉行,在長者的主持下將黃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裡,感謝火神爺的庇佑,祈禱來年人畜兩旺、五谷豐登、吉祥如意。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舉行。此外還有很多有關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對火的崇敬,如不能向火中潑水,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亂搗,不能向火中吐痰等。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傳下來的宗教習俗,在每年水草豐美時節舉行。敖包是石堆意思。即在地面開闊、風景優美的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實心塔,頂端立系有經文佈條或牲畜毛角的長桿。屆時,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禱告詞,男女老少膜拜祈禱,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祭祀儀式結束後,常舉行賽馬、射箭、摔交等競技活動。敖包祭是蒙古人為紀念發祥地額爾古納山林地帶而形成,表示對自己祖地的眷戀和對祖先的無限崇敬。這一信奉薩滿教時最重要的祭掃儀式,現已演變成瞭一年一度的節日活動。
宗教音樂
也叫薩滿教歌舞,由蒙古族薩滿巫師表演。使用圓形單鼓伴奏,鼓柄環上套有 銅錢等金屬物,搖之沙沙作響。以鼓鞭敲擊鼓面,按鼓點節奏而舞。祭祀歌曲、巫術歌曲等,則以吟誦及祝辭為主,舞蹈成分較少。表演形式多為獨舞,亦有集體歌舞,可吸收圍觀群眾參加表演。

習俗

禮儀
敬茶:到牧民傢做客或在旅遊點上,主人或服務小姐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主人或服務小姐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請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即刻會明白賓客的用意。客來敬茶是一種高尚的蒙古族傳統禮儀。在蒙古歷史上不論是富貴之傢還是貧窮之傢,不論是上層社會還是平民百姓,也不論在交際上或在傢裡,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場合,莫不以茶為應酬品。傢中有客來,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們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貴賓獻上一碗奶茶,接著主人又端上來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他們認為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谷之結晶,拿出最珍貴的食品敬獻,是表達草原牧人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通常主人是將美酒斟在銀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讓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瞧不起主人,不願以誠相待。賓客應隨即接住酒,接酒後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會喝酒也不要勉強,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瞭主人純潔的情誼。接著穿戴民族盛裝的傢庭主婦端來清香撲鼻的奶酒款待客人,這也是蒙古族的傳統禮節。主人會用詩一般的語言勸酒:“遠方的客人請你喝一杯草原佳釀,這是我們民族傳統食品的精華,也是我們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禮宴上有敬神的習俗。據《蒙古風俗鑒》描述,廚師把羊割成九個相等的肉塊,“第一塊祭天,第二塊祭地、第三塊供佛、第四塊祭鬼,第五塊給人,第六塊祭山,第七塊祭墳墓,第八塊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塊獻給皇帝”。祭天則把肉拋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則拋入爐火之中;祭佛置於佛龕前;祭鬼置於包外;祭山則掛之於供奉的神樹枝上,祭墳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於包外,祭水神扔於河泊,最後祭成吉思汗,置於神龕前。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薩滿教,其崇拜多種神祗,爾後蒙古人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瞭其古老的民間信仰,把眾多的神祗入瞭喇嘛教的軌跡。
待客:蒙古人自古以來以性情直爽、熱情好客著稱。對傢中來客,不管常客還是陌生人,都滿腔熱忱。首先獻上香氣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盤盤潔白的奶皮、奶酪。飲過奶茶,主人會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時節還會請客人喝馬奶酒。有些地區用手扒肉招待客人,還有一定的規矩。例如用一條琵琶骨肉配四條長肋骨肉進餐;牛肉則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節肋骨及一段肥腸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後回娘傢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頦、脖子肉都是給晚輩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貴的客人或是喜慶之日則擺全羊席。
尊老愛幼:蒙古人長幼有序,敬老愛幼。到蒙古包牧民傢做客,見到老人要問安。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並排而坐。稱呼老人要稱“您”,不許以“你”相稱或直呼其名。見到牧民孩子不要大聲斥責,更不能打孩子。不要當著傢人的面說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對孩子和善、親切,被認為是對傢長的尊重。
唱歌:蒙古人的勸酒往往通過情真意切的歌唱表達出來,唱歌與勸酒是同時進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後,大傢舉杯合唱,然後大傢一起幹杯,如此數遍,酒意酣暢。歌唱有禮儀性的,也有即興盡興的,有一人或數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達旦。熱情好客:蒙古人有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這種習俗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蒙古族傳統音樂的發展與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學的發展緊密相連,詩配以樂,歌含有詩,詩歌並存。蒙古族民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數量浩瀚,按地域可分為東蒙民歌和西蒙民歌,按歌種可分為長調、短調、潮日、敘事歌、酒令、兒歌、搖籃曲、宗教歌曲“博”、歌舞曲“安代”、“浩都格沁”等。
選獵狗:蒙古人有獵狗打獵的習俗。因此,他們非常重視選留一隻好獵狗——“臺格”,也就是經閹割的短毛細狗。選留獵狗要註重好的品種,即從良種小狗崽中挑選腰身長,尾巴長而勻稱,聽覺靈敏,視力敏銳,動作敏捷,跑起來快的小狗作獵狗。
問候:蒙古人熱情好客,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款待行路人,是蒙古人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人傢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起名
其男子起名的特點有:
一、按民族心理習慣起名,如:帖木兒、格斯兒、巴特爾等;
二、按長輩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賽運(好運)、巴雅爾(喜悅)、 白銀(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嬰兒出生時,長輩的年齡起名,如:塔賓(五十) 、吉仁泰(六十)、 達楞(七十) 等;
四、以勇猛的禽獸名稱起名,如:少佈(飛禽)、 巴拉(虎)、 赤狼(狼)、 阿不爾獅郎(獅子) 、部日固德(鷹)等;
五、按自然萬物名稱起名,如:朝碌(石頭) 、阿古垃(山)、 沐仁(河) 、塔垃(原野)等;
女子起名的特點有:
一、以明亮的星辰為名,如:娜熱(太陽) 、薩仁(月亮)、 敖敦(星辰) 、娜熱高娃(太陽般美麗) 、薩仁高娃(月亮般美麗)等;
二、以美麗的花草樹木為名,如:薩日朗花(山丹花) 、其其格(花兒) 、娜佈其(葉子) 、海棠等;
三、以珠寶玉器為名,如:哈斯(玉)、 塔娜(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麗) 等;
四、以理想為名,如:斯琴(聰穎)、 烏雲(智慧) 、高娃(美麗)、 斯琴高娃(美麗聰穎)等。
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還可以分出很多種。現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點是不帶名字前綴,因而它隻是名字,不應理解成姓名,有極個別帶姓氏前綴的,那隻是個別現象。
禁忌
蒙古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佈條等記號,表示這傢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認為火、火神或灶神是驅妖避邪的聖潔物。所以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水忌:蒙古人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臟衣物,或者將不幹凈的東西投入河中。草原幹旱缺水,逐水草放牧,無水則無法生存。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註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
婚俗
蒙古青年男女結婚,要選擇吉日,男方要給女方傢送彩禮。彩禮有現金、衣服、佈匹、首飾、稻谷等。女方傢陪嫁的東西有櫃子、被褥、衣服、首飾、電器、自行車、大米、瓜子等。鑰匙由女方傢送親人保管,等新娘到瞭男方傢後,由新郎的母親拿錢來贖鑰匙,再交給新娘。結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貼有紅紙的羊背子(shuus或者uuch)和酒送到女方傢,既作為禮物又讓女方傢用於招待賓客。
結婚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隨下來女方傢迎親,同時要挑點青菜送新娘傢。按習俗,迎親過程中新郎不能說話,一切由陪郎應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傢。到女方傢後,新郎被安排獨席吃飯,並不能動手,隻能由陪郎夾菜喂新郎吃。當男方來的人們把嫁妝挑、抬出門的時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門瞭。
新娘梳著少婦的發式,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穿著嶄新的衣服。服飾尚青、黑色,衣裙的花邊圖案與上衣的高領,都與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相近。新娘穿的一件小褂,由送親隊伍中一孩童保管。新娘由舅舅抱進轎子,並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傢。新娘上轎後要哭泣,表示不忍離開傢,且要一路啼哭,直至進洞房。
新娘進入男方傢大門之前,要燒喜神紙,進入大門後要勸新娘停止哭泣,進入洞房後要揭去新娘的紅頭巾,並供到堂屋中。吃飯時讓新娘在洞房內吃獨席,由新郎為新娘添飯。當晚,姑娘和小夥子要來慶賀,傢裡一片歡笑聲和歌聲。
第二天,新婚夫婦要到女方傢回門,同時在女方傢拜天地和祖先,嶽父母同時給新郎一個銀鐲子。從女方傢返回男方傢的路上,不管碰到什麼人,新婚夫婦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傢後,他們還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墳。新婚夫婦在姑娘和小夥子的陪伴下,挑著豬頭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雙方傢的祖墳。回來後,新娘燒火,新郎挑水,給長輩和同伴燒洗腳水。婚禮至此即告結束。
婚後7天內,新娘不能回娘傢,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歷史上,蒙古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卻不能改嫁的習俗。現在情況已經發生瞭根本的變化,結婚自願,離婚自由已成新風,但蒙古族的離婚率是很低的。(以上都是東部蒙古人的婚俗禮儀,南蒙古西部,新疆,俄羅斯,蒙古國則是傳統的婚禮)。
交通
蒙古人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
蒙古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正如蒙古人諺語所說的那樣:歌是翅膀,馬是伴當。無論外出放牧、搬遷轉場、還是傳遞信息、探親訪友,甚至婚嫁等等,都要騎馬去完成。馬在他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占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他們也因此與馬結下瞭特殊的感情,他們十分愛馬,甚至視馬為珍寶。在他們的心目中,馬是很神聖的動物。給馬的命名也充滿瞭贊賞之辭,如追風馬、流雲馬、白龍馬、青龍馬、千裡馬等。由於愛馬,草原上還形成瞭一些關於馬的節日,如馬奶節、打馬鬃節等。
駱駝,性情溫順,易馴服,耐饑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負重。既產乳、肉、絨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種用途,是其它傢畜所不及的。內蒙古西部地區駱駝很多,蒙古語稱它為“特莫”,是牧民們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可騎乘、可載貨。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長,邁一步可達一米多遠,能日行一二百華裡。長途跋涉經久不衰,而且負重力相當大。能載二百公斤貨物,相當於一匹駿馬和兩頭犍牛的負重量。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譽,是沙漠地區的貨運主力。在內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帶,一隊隊駱駝常常在這裡負重遠行。勘探隊考查沙漠,治沙隊綠化沙漠,旅遊隊遨遊沙漠,隻有駱駝才是他們忠貞不渝的夥伴。
勒勒車,古稱“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這種車車身小,但雙輪高大,直徑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樺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制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下腳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車輪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車輞,將12付車輞連結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圓形車輪,支撐車輪的車輻條一般有36根左右。上腳由兩根車轅和10條車撐構成。車轅長約4米左右,中間用10條車撐固定即可。一輛勒勒自重約一百斤左右,可載貨五六百斤至千餘斤。
盛典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錫林郭勒盟的那達慕最具代表性。
“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歷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歷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或以嘎查(村屯)、蘇木(區鄉)為單位,或以旗縣為單位舉行。無論何種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均可報名參加。
那達慕的前身是蒙古人的 祭敖包 ,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項目和遊藝、體育項目。
那達慕 有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紀司汗【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檢閱自己的部隊,維護和分配草場,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臺”(大聚會),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都要舉行那達慕。起初隻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住宿
“蒙古包”是對蒙古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傢”、“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圓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傢落戶瞭。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瞭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墻,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隻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采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裡坤的蒙古人因長期與漢人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隻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蒙古人以遊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瞭遊牧,相當多的蒙古人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裡坤蒙古人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人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人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傢裡來瞭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人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人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幹薩日”。蒙古人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人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遊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瞭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男兒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人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

服飾

蒙古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有滿族特色,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佈裡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人的長袍較為相近。除瞭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人平時喜歡穿佈料衣服,逢年過節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佈制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佈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人習慣。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人的帽子頂高邊平,裡子用白氈制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佈裡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簷尖頂帽。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人的首飾富麗華貴。男子的顏色多為藍、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
蒙古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繡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
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喜穿軟筒牛皮靴,長到膝蓋。農民多穿佈衣,有開衩長袍、棉衣等,冬季多氈靴烏拉,高筒靴少見,保留紮腰習俗。男子多戴藍、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未婚女子把頭發從前方中間分開,紮上兩個發根,發根上面帶兩個大圓珠,發稍下垂,並用瑪瑙、珊瑚、碧玉等裝飾。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摔跤服是蒙古服飾工藝。摔跤比賽服裝包括坎肩、長褲、套褲、彩綢腰帶。坎肩袒露胸部。長褲寬大。套褲上圖案豐富,一般為雲朵紋、植物紋、壽紋等。圖案粗獷有力,色彩對比強烈。內褲肥大,用10米大佈特制而成。利於散熱,避免汗濕貼於體表;也適應摔跤角力運動特點,使對手不易使用纏腿動作。套褲用堅韌結實的佈或絨佈縫制。膝蓋處用各色佈塊拼接組合縫制圖案,紋樣大方莊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裝各部分配搭恰當,渾然一體,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節日

白節
蒙古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節”,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傢傢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傢傢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傢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幹、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擺上盤子裡,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
魯班節
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裡的
蒙古人民從其他民族那裡學會瞭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漢族人民的稱贊。為瞭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歷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傢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臺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遊直各村寨,然後,大傢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燃燈節
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傢傢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現今和佈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縣蒙古族在燃燈節的—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節日後,各村寨忙著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群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那達慕蒙古語意為“遊戲”或“娛樂”。原指蒙古族傳統的“男子三競技”--摔跤、賽馬和射箭。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包括多種文化娛樂內容的盛大慶典活動和物資交流活動。歷史上的那達慕不受時間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軍隊出征、凱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慶典等場合舉行。今天的那達慕,每年在夏秋之交舉行,一般是看當年牧業的生產情況,小豐收小開,大豐收大開。活動內容除瞭傳統的“男子三競技”,還有文藝演出、田徑比賽和各類經濟文化展覽以及訂貨洽談、物資交流等。

美食

蒙古人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傳統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人民間傳統糕點;烘幹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
蒙古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人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幹、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塗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人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抓羊肉。蒙古人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在做手抓羊肉時,忌煮得過老。但內蒙東部蒙漢雜居地區的蒙古人也喜食煮時加佐料,並把肉煮成酥爛的手抓羊肉。有些地區的蒙古人還喜將羊腰窩的肉切成大片,掛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間稱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燉、紅燒、做湯。還食用駱駝肉和馬肉,油炸駝峰片蘸白糖,視為上肴,有經驗的廚師還善於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種食療菜肴。為便於保存,還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幹和臘肉。
蒙古人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凈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凈壺或鍋,慢火煮2—3分鐘,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蒙古人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人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蒙古人釀制奶酒時,即先把鮮奶入桶,然後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為引子,每日攪動,3—4日待奶全部變酸後,即可入鍋加溫,鍋上蓋一個無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內側掛上數個小罐,再在無底木桶上坐上一個裝滿冷水的鐵鍋,酸奶經加熱後蒸發遇冷鐵鍋凝成液體,滴入小罐內,即成為頭鍋奶酒,如度數不濃,還可再蒸二鍋。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制成,不需蒸餾。
『奶酒扒肉』 蒙古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制馬奶酒的季節。勤勞蒙古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制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瞭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稱為紫玉漿、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曾為元朝宮廷和蒙古貴族府第的主要飲料。忽必烈還常把它盛在珍貴的金碗裡,犒賞有功之臣。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開膛破肚,剝皮去內臟洗凈,去頭蹄,再將整羊卸成若幹大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傢各執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樂器

馬頭琴
蒙古人最具特色的傳統樂器。又名“胡兀兒”、“胡琴”、“馬尾胡琴”、“莫林胡兀兒”等。為擦弦類弦鳴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為飾而得名。它由共鳴箱、琴桿、琴頭、弦軸、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多為梯形,也有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質木板制作,兩面蒙以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個弦軸,頂端為琴頭。拉弓多用藤條或木桿與馬尾作成,兩條琴弦分別用40根(裡弦)和60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兩端用絲弦結住,系於琴上。馬頭琴的演奏方法與其它拉弦樂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夾在琴的裡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獨奏或自拉自唱。其發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味,因而有人形容說:“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傢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近幾十年來,蒙古民間樂器制作技師、演奏傢們對傳統馬頭琴進行瞭改革,擴大瞭共鳴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瞭拉弓的彈性,用尼龍弦代替瞭馬尾弦,使音量顯著增大並將定弦提高瞭4度,既保持瞭馬頭琴原有的柔和、渾厚的音色,又增加瞭清晰、明亮的特點。
雅托克
即蒙古箏。蒙古箏與中原流傳的古箏在構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隻是流行於內蒙古的古箏所奏的樂曲均為蒙古族民歌和器樂曲。
火不思
在明朝漢人筆下火不思有各種譯寫方法,諸如琥珀槌、胡博詞、虎撥思兒之類。元、明時代的蒙古人,上至可汗大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彈火不思唱歌舞蹈。正統十四年,“也先每宰馬設宴,必先奉上皇(明英宗)酒,自彈虎撥思兒,唱曲,命達區別子齊聲合之。”火不思不僅在蒙古草原上流傳,明代的中原地區也很盛行。不僅北人善彈火不思,內地漢族人民也對此喜聞樂見。
口琴
亦稱口弦、口簧鐵制撥奏體鳴樂器。蒙古語稱之為“特木爾·胡爾”。蒙古人素有彈奏口弦的習俗,尤以婦女為甚。明代以來,口弦在蒙古音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納入瞭宮廷樂隊。除瞭以上所列幾件樂器之外,蒙古人原有許多種民間樂器,諸如胡琴、抄兀兒、箏之類,依舊在草原上流傳。
四胡
又名四股子、提琴。蒙古人稱之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種古老的弓弦樂器。主要流行於內蒙古地區,其它如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也見流行。其四根弦發音是成雙的,兩匹弓毛分別夾在一二、三四弦之間,張絲弦或金屬弦。四胡不僅能演奏單旋律,同時也能演奏較簡單的和聲音程與復調旋律。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按弦法,有指肚按弦與指甲頂弦兩種,前者多用於高音四胡,後者多用於中、低音四胡。弓法技巧有全弓、分弓、快弓、抖弓、頓弓、擊弓等;指法技巧有抿音、抹音、連滑、墊指音、打音等。藝術傢孫良、鐵鋼等人四胡演奏技巧和理論研究具有一定水平。
科庫爾
形狀像一隻酒壺,琴面上刻瞭一隻酒杯。琴頭上雕刻著牛頭。

舞蹈

薩吾爾登
新疆蒙古人最主要的民間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區廣為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新疆蒙古人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跳薩吾爾登。薩吾爾登既是新疆蒙古人民間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稱,同時又是民間舞蹈的統稱。薩吾爾登常在喜慶節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的傢宴等娛樂活動時跳。
安代
蒙古人傳統民間歌舞。是古代 踏歌頓足 、 連臂而舞 、 繞樹而舞 等集體舞形式的演變和發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場院裡幾十、上百人不等,圍成大圓圈,圈裡由兩名歌舞能手對歌對舞,眾人呼應踩腳、甩動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熱烈,歡騰的場面。解放後廣大舞蹈工作者通過搜集、整理、改編、創新,使古老的安代發展為反映生活,表現時代的新的藝術形式。形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在廣場上自娛性的集體舞,一種是在舞臺上表演性的。
頂碗舞
鄂爾多斯蒙古人從元帝國承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新穎,動作優美,氣質高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鬱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人民間舞蹈發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爾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1人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裡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頂燈、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掌握好基本動作和擊盅、打筷子的規律之後,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越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越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兩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細頭,擊打筷子的粗頭。動作有雙手胸前交叉擊打筷子,也可擊打雙肩;雙手腹前交叉擊打筷子;雙手胸前擊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轉圈打擊地面蹲轉;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順著打腿,再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腳下舞步有平步行進與後退,亦有點地步行進後退,或各種轉和跳躍動作隨舞者即興而做。慢舞穩 重深沉,快舞則飄灑矯健。情緒高昂時筷子繞身飛舞,可在各種動作上擊打身體的各部位,場面輕松熱烈。筷子舞凝結著蒙古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盅子舞
流傳於鄂爾多斯的一種舞蹈。每逢佳節、喜慶歡宴之際,人們在酒足食盛之時,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來,以表達喜悅之情。每一隻手持兩個盅子,擊打出各種快、慢、碎、抖等聲音,隨著音樂舞動的雙手用盅子擊打出各種節奏。
角鬥
流傳在自治區以摔跋之鄉著稱的錫林郭勒草原的一種模擬性舞蹈。由一個人表演兩個人摔跋的生龍活虎般的拼搏動態,而且表現得比生活中的摔跤還要生動、靈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眾的喜愛。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裝,身著蒙古袍的兩個小假人擺好摔跋姿式(抱腰狀)縫在一起,使兩袍子成筒狀套在身上,紮好腰帶上身向前弓腰180度,兩個貼在一起的假頭正好頂在腰背上,用套上馬靴的雙手當作其中一人的雙腳,在歌聲或鼓點中做摔躍的各種抱、踢、蹁、鉤等技巧。
圈舞
蒙古人民間流傳的舞蹈。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礦奔放的跳踏步, 蒙古族舞蹈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拉手,眾人手拉手,圍著圓圈跳舞,所以通常人們又稱佈裡雅特民間舞蹈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敏捷,跳躍性強。民風淳樸,具有遠古色調,感情熱烈豪放。

(責任編輯:陳勝剛)



責任編輯:gps車隊管理hdk
arrow
arrow

    iui046yo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