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苗木種兩村 效益為何天壤之別?



湖北日報訊 記者宋效忠 通訊員嚴學海 楊金華

村連村,戶靠戶,田挨田,紅旗和梁夏是孝感雙峰山旅遊度假區相鄰的兩個村子。

它們都發展苗木產業,但其效益卻有天壤之別:紅旗村的苗木暢銷全國10多個省市,農戶平均一年增收1萬多元;梁夏村苗木賣不動,長到兩三米高,也無人問津。

一樣的苗木,為何兩樣結局?國慶節後,記者前往雙峰山調查。

兩村盯上同一個產業

12日,站在紅旗村與梁夏村交界處,滿眼苗木,一片蔥蘢,陣陣桂花香撲鼻而來。

這邊栽的是香樟、桂花、枇杷、紅葉石楠、石榴、廣玉蘭,那邊也是。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紅旗村人就從果樹種植中嘗到甜頭。村集體一度興建桃園、橘園近百畝。“當時效益很好,承包戶兩三年就可蓋棟房屋。”紅旗村村委會主任湯盤明說。

1990年,一場大雪將橘樹全部凍死。此後,紅旗村開始改種桂花、香樟、廣玉蘭等苗木,生意越做越紅火。很快,鄰村梁夏開始效仿。

經過十幾年發展,目前紅旗村全村480戶有400戶種植苗木,發展苗木1300多畝;梁夏村全村385戶有250戶種植苗木,發展苗木500餘畝。

這邊笑 那邊愁

“這些苗車隊管理app木就是我們的‘綠色銀行’,我們把苗木賣到山東、河南、遼寧等10多個省市。”紅旗村村支書湯春明一臉自豪,僅苗木一項,紅旗村一年至少可獲600萬元純收入。

“今年5月底,我和女婿以80元一棵的價格,將1300棵直徑4公分的枇杷苗賣給瞭上門收購的廣東客戶。”湯盤明也是紅旗村苗木種植大戶,種瞭15畝苗木,一年純收入近10萬元。

這邊種植苗木眉開眼笑,那邊卻為苗木銷路憂心忡忡。

“苗木賣不出去,占著田地,也沒法種植其它作物。”梁夏村村委會副主任江柏松一臉無奈。

70多歲的貧困戶梁加申是梁夏村苗木大戶,從2002年起開始種苗木,現在仍有10多畝。在他的田地裡,石榴、樟樹、枇杷、桂花等苗木大多有1人多高,有的長到3米多。

“賣不動,沒人要,每年還要支付租金、施肥、除草。”眼瞅著苗木越貨車gps定位長越高,老人越來越愁。

這邊抱團發展 那邊散兵遊勇

2009年,紅旗村成立紅金園林綠化專業合作社,現擁有社員118戶。“合作社的成立,整合瞭農戶的力量。”合作社理事長湯金平說,現在買傢要貨量大,動輒幾千株、上萬株車輛監控系統苗木,僅靠單門獨戶根本供應不瞭,合作社可以集中所有入社農戶苗木,統一銷售。

紅旗村苗木大戶湯衡是合作社社員。2016年,他成為孝感東站綠化供貨商。“東站所有苗木都來自紅旗村,我傢苗木當然不夠,但通過合作社完全可以滿足。”目前,湯衡正在承接武漢光谷某小學綠化工程。他說,如果沒有紅金合作社提供資質,這個工程他根本不可能參與。

“種植苗木,品種更新很重要。農戶如果缺資金、缺技術,合作社可以提供幫助。”湯金平說,紅金合作社先後種植的苗木有80多種,很多苗木都經過更新換代,像紅葉石楠已經更新到第四代,不少苗木還需要通過嫁接、修剪,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品相。

如今,紅旗村擁有苗木合作社5傢。而梁夏村迄今仍未成立一傢苗木合作社。

這邊“互聯網+苗木”那邊傳統線下銷售

利用互聯網,線上銷售,也是紅旗村苗木俏銷的原因。如今,湯盤明和他女婿周洋每年線上線下銷售基本對半開。今年,他們通過網絡將8000棵枇杷樹苗賣到廣東。就在紅旗村越來越多的農戶開起網上苗木店時,“網上賣苗”對梁夏村來說仍是一件稀奇事。

同一個產業,不同的回報。在省林業廳林木種苗管理總站種苗經營科科長周必成看來,紅旗村的興旺,不僅得益於其科學種植、抱團發展,也得益於應用互聯網+,帶動更多人幸福像花兒一樣。

梁夏村村委會副主任彭顯謀表示,將加快苗木合作社組建步伐,同時引導農戶開設網店,讓苗木走出大山,真正成為讓農戶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rrow
arrow

    iui046yo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